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重磅!阜阳打造首个零碳中国标准试点城市

发布时间:2021-11-10 09:45|栏目:行业新闻 |浏览次数:
双碳背景下阜阳打造零碳中国标准

试点城市的探索和实践

——在第四届进博会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上的发言

2021118

阜阳市委书记  孙正东

尊敬的各位领导、企业家,同志们:

今天,能够参加第四届进博会2021年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并进行交流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国际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将从本届进博会开始作为固定的配套活动每年召开,探索实现双碳目标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形成最高标准、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品牌会议,可谓是站位高远、选旨精准、意义重大。

下面,围绕“‘双碳背景下阜阳打造零碳中国标准试点城市的探索和实践这一主题,我分两大部分向大家作一汇报,如有表达不精准或欠妥的地方,还请各位不吝批评指正。

 一、阜阳基本情况

阜阳地处安徽西北部,总面积10118平方公里,35县(市),是全国人口超千万的地级城市之一,是长三角一体化区域重点城市、中原城市群皖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也是全国文明城市阜阳历史人文荟萃。是姜子牙、管仲故里,欧阳修、苏轼、晏殊曾在此为官。颍州西湖历史上与杭州西湖齐名,苏轼曾有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的赞誉。阜阳交通优势明显。地处武汉、郑州、合肥等大城市围空区,京港、京台高铁在此交汇,高铁站点覆盖8个县市区,是国家中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阜阳资源禀赋独特。地上人多,户籍人口1081万,常住人口820万人,有260万人常年在外务工;地里粮多,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百亿斤以上,是闻名遐迩的百亿江淮粮仓;地下煤多,境内煤炭蕴藏量100多亿吨,是安徽四大煤化工基地之一;地面花多,逐步形成湖花辉映、田花一体、城花融合的生态格局。阜阳发展提质进位。GDP进入全国百强,近十年GDP增幅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2位,在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居全国第73位、全省第3位;《2020年全国城市基础设施200强》中居全国第25位、全省第2位;城市金融竞争力居全国第83位、全省第3位;入选全国数字城市、数字经济双百强市。

二、率先推动阜阳零碳中国城市标准试点,稳中有序推进双碳战略实施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对于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的阜阳来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伟大的绿色革命,只有实现绿色发展,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对此,阜阳顺时应需,积极抢抓双碳机遇,率先推动阜阳零碳中国城市标准试点,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塑造未来阜阳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举措,更是努力为实现双碳目标路径提供阜阳方案。

首先,大力推动从高碳向低碳转型试点。重点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近期,我市统筹风力、太阳能等资源开发利用,相继引进了金风科技、三峡新能源、皖能集团等一批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着力打造风电、光电、火电和热能、储能、氢能、生物质能七位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中原地区新兴制造业和新能源基地。尤其在生物质能方面,近年来,我市阜南县作为国家级农业(林业)循环经济试点县,与同济大学新能源研究院和上海林海生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从201612月份开始试点,以实施生物质天然气开发利用PPP项目为牵动,探索一家一户的小沼气转变为一县一域的大然气,着力打造县域动物植物有机废弃物全利用、县域利用全覆盖、复合利用全循环的三全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双碳背景下国家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提供了有效路径。该模式作为乡村振兴与农村能源转型课题被国家列入双碳研究重点项目,阜南生物质天然气项目被新华社电视栏目416日《习近平时间》作为三大典型案例之一报道。具体来讲,三全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三化、实现三全一是通过多元化的处理技术,促进有机废物全利用。阜南县针对农牧大县实际,依托厌氧发酵多元化处理技术站田式生产网络,有效克服了传统沼气原料来源单一、季节产气不稳定等困难,项目全面达产后,每年可消耗177万头猪产生的畜禽粪污、25万吨秸秆,以及可收集的藤蔓、病死动物、餐厨垃圾等,相当于全县近90%的生猪养殖企业畜禽粪污、近25%农作物秸秆、全部可收集的餐厨等生活垃圾和污泥,可年产生物质天然气5000万立方米、有机肥20万吨,实现从以往单项原料分解的单一产业链小循环模式变为多元有机物全量化处理的县域大循环模式。二是通过全域化的统筹布局,促进县域利用全覆盖。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原则,把畜禽粪污处理、病死动物处理、生物天然气营建、全域燃气供应等四大特许经营权进行组合与项目捆绑,构建全县有机废弃物收集和生物天然气供应双网络,保障了该模式原料稳定性、经营可持续、市场竞争力。阜南县政府把四大特许经营权赋予了阜南县林海生态技术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规划的8+1站点,已建成3个生物天然气站点和1个中心站工程,并正常生产运营,日供生物天然气2万多,服务近4万户居民和200余家企事业单位,正在逐步推进天然气下乡入户,做到了清洁能源县域全覆盖。三是通过一体化的产业联动,促进复合利用全循环。以生物质天然气为纽带,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在产品、主体、产业等层面建立循环链接的多维系统。实现了产品循环增值。将秸秆、畜禽粪污、餐厨垃圾等转化为有直接利用价值的生物天然气和有机肥,有机肥的施用促进了瓜果蔬菜品质提升,农产品和秸秆又经过人和动物的过腹,转换为畜禽粪污和餐厨垃圾,厌氧发酵后生成生物天然气和有机肥,从而实现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循环系统,将生态包袱转化为绿色资源,最大限度让物质和能量以商品的形式加以利用、以资源的形式回归生态。实现了主体循环联动。构建了龙头企业+收储运经纪人+种养大户和一般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规模养殖企业通过向林海公司委托处理畜禽粪污,有效解决了自建处理设施成本较高的问题;种植大户和一般农户通过向经纪人销售秸秆等有机废弃物提高了收入,再购买生物天然气时基本收支平衡,又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农户就业增收,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有效破解了农民增收路径难,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实现了产业循环复合。该模式的建立,在县域范围内实现了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有效推进了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三次产业的融合以及城市与农村的互动,促进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畅通流动,从而提高了产业生产力、市场竞争力。近期,林海生态技术公司又取得了新的技术突破,研发了四步法营养回收和达标处理工艺并完成中试规模运行,可以把沼渣液尾水中的钾氮磷等有机物全部提取出来变为有机肥,达到一级A类标准排放,可以说是对COD进行了源头解决。这一研发成果更加坚定了我们将其推广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信心。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天然气价格稳定也比较低,随着技术更新和规模扩大,价格还会进一步下降。从某种意义上讲,生物质天然气一旦生产出来,就是可持续矿产,只要与普通天然气达到同标同质,就不用新建管道,直接并网使用,可以卖给企业。在这方面,我们已经与市域内的百川和华润两家供气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该项目体现出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推广空间很大,可以说只要有畜禽粪污、餐厨垃圾、农作物秸秆、农副产品加工废水等有机废弃物的地方都可以建,不受场地限制,就像网上分布式发电一样。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皖能集团合作,全面推广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生物质天然气阜南三全模式,计划阜南县到明年上半年全部建成、实现全覆盖,其他县市区从今年开始试点,然后向全域推开。

 其后,积极开展从低碳向零碳转型试点。重点是推动零碳能源、零碳交通、零碳建筑、零碳社区等试点。一是零碳能源试点。推动可再生能源全面替代,在能源生产、使用过程中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零碳交通试点。实施交通全面电动化和氢能化发展,首先从公交车突破,逐步推向其他交通工具。三是零碳建筑试点。近年来,我市已发展10家装配式建筑基地另有1家装配式建筑基地在建。十三五期间,全市装配式建筑开工面积1014万㎡、竣工面积365万㎡。下一步,我市将首先从公共建筑开始,逐步向民用建筑推广,推动绿色设计、绿色建造、绿色运营,大力发展以装配式建筑为主的绿色建筑建材产业,鼓励利用建筑屋顶、墙壁发展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和储能系统,实现与外部能源系统双向互动、动态平衡。四是零碳社区试点。利用金风科技旗下北京亦庄国家首个零碳智慧园区的技术积累和三峡能源的资金优势,探索打造阜阳市首个碳中和综合示范项目。

再次,以双碳引领阜阳产业转型升级。抓住双碳机会,积极引入绿色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和双碳产业入驻阜阳,推动阜阳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以高质量、可持续支撑的追赶型发展态势一是用双碳理念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引导全市各级各部门主动增强抓好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用绿色低碳的理念来规划未来、谋划项目、部署工作。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勇于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二是用双碳技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碳排放低、附加值又高的产业。三是用双碳项目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手抓与金风科技、三峡新能源、皖能集团等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的深化合作。一手将“3060”“双碳目标融入招引项目决策机制中去,争取引入更多双碳产业头部企业入驻阜阳。

最后,我们诚挚邀请各位领导、企业家朋友多到阜阳走一走、看一看,为阜阳更好地抓住双碳机遇、赢得绿色未来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多谋合作共赢篇章,共同把双碳背景下阜阳打造零碳中国标准试点城市的工作做得更好,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阜阳大地落地见效。

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06-2021 www.cssdzh.org. 珠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版权所有
电话:0756-2655963 地址:珠海市香洲区舟山路8号(原市民政局七楼) 
  技术支持:蓝狐网络